1)第一百四十二章 乡村重建成果_废土种田:文明新纪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爷。怎么样?这里搞得还算不错吧。”

  走在宽阔的吴山集的路中间,看着道路两边的土胚房,方哲面带笑容对宋扬说道。

  “王爷。您累不累,要不到咱家歇会儿啊?”

  “王爷。草民给您倒杯水。”

  “王爷。咱家还有刚出锅的饼子,还有半只兔子,您来吃点儿啊。”

  百姓们围在周围脸上充满了崇敬和喜悦。

  他们拿出所有东西,希望跟宋扬分享。

  吴山集,之前已经荒废的集镇,在方哲的统筹下,重新建设了起来。

  “乡亲们都去忙自己的吧,本王就是随便看看。”宋扬和热情的百姓们打着招呼。

  “王爷,咱们往前走走,那边人少一些。”前面引路的乔景龙扒拉开了众人。

  吴山集是归德安管理的,所以乔景龙也在。

  好不容易挤出人群,宋扬也缓了口气儿,乡亲们太热情了……

  “王爷,吴山集现在有两千人,附近的田地也都操持了起来。”

  “虽然晚了些,但也能保个亩产一百二三十斤。”

  “其他各村集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

  “总体上看,乡村重建进行的还是不错的。”

  江州的乡村计划是将剩下的村子就近迁移到一起。

  像吴山、义南这种原本就比较大的集,合并人口就比较多。

  吴山这边是两千人,而最大的义南集这次重建规模为三千五百人。

  这种大型的集,全江州一共十五个,共计三万三千人。

  是乡村改革的重点区域。

  宋扬今天就是来考察吴山集的情况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展,吴山集的民居已经建设完。

  经过统一的规划,比原来更显整齐划一。

  而且排水、废物收集、绿化,甚至公共休息区域都有规划。

  俨然一幅当代新农村的形象。

  他是来过一次吴山集的,当初为了去瑞昌,就是从德安走的吴山小路。

  “各村集的发展,你们各地主官要抓好平衡。”

  “特别是这种大型的集,以后要按照小型县城的标准发展。”

  “农民不是固定职业,不要把他们完全拴在土地上。”

  “以后的户籍制度肯定是要改革的,所以现在你们要做好掀起准备。”

  “比如铁匠、木匠等工匠,各村都要配备齐全。”

  “可以让乡民去县城或者府城参与培训,确保每个集都有一定的自主生产能力。”

  宋扬带着一群人坐在田埂的大树下乘凉,顺便将一些是想说给方哲和乔景龙。

  江州府城只有两个集,一个是在柴桑旧址不远,另一个在新城码头往南大约二十里庐山北麓的白鹿集。

  其他的集都是各县管辖。

  像德安,下面就管着四个集,算是比较多的。

  “王爷放心。下官一定将村集振兴工作抓好。”乔景龙抱拳道。

  “现在可有什么难题?”宋扬看向乔景龙。

  “主要是粮食,现在各地缺粮,阳新也调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