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二章 秉烛夜谈_游龙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麦场里的气氛变得有些暧昧。赵德胜兄弟抖动着肩膀,艰难地忍住笑声。朱成等几个岁数稍大的义子相互挤眉弄眼,为义父感到高兴。朱文谦摊开小手,不断地唉声叹气。

  略感尴尬的朱国瑞蹲下来吓唬他道:“你要再敢叹气,我就让青牛把丁香带回红山寨!”

  “祝干爹早结连理!”朱文谦瞬间就被治愈了,拱着个小手说起吉祥话来。

  看着他顽皮的样子,朱国瑞和周围的义子瞬间笑成一团。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沈万三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面带微笑念出诗经中的语句。

  “沈先生,您怎么来了?”看到老人,朱国瑞有点惊讶。

  “出外散步,碰巧赶上。敢问明公所讲的启蒙文章出自何人之手?”

  怕他脸薄,沈万三没有继续拿小儿女的事说笑,而是故意岔开了话题。

  “是前宋深宁居士王讳应麟先生的大作。”

  这篇《三字经》是朱国瑞前世跟父亲学的。略做改动后被他拿出来当了教材。

  “王居士之作的确适合启蒙。”老先生点点头。

  “沈先生,天色已晚。我送您回去休息吧。”

  “那就叨扰明公了。”对于朱国瑞的客套,沈万三倒没有推辞。

  朱国瑞回头示意,赵家兄弟赶紧取过火把替他们开路。

  路上,沈万三开口问道:“明公,老朽心中有些疑惑,不知明公可否赐教?”

  “您尽管直言。”

  “明公可是有意开启民智?”

  “确如老先生所言。我不愿看见百姓目不识丁,任人鱼肉,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

  更看不起那些掌握知识,却辫发左衽、投身元廷,为虎作伥之人。”

  说到这里,朱国瑞忽然想起沈万三也是辫发左衽。他赶紧拱手陪罪。

  沈万三却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道:“某身为商贾,如此装束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见老人没有生气,朱国瑞才继续说:“现在人才匮乏,只能先让将官们识些字、了解些道理,将来再从中选出可用之人治理地方。

  至于孩童,那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和事业的继承者。我希望他们都能成为有用之材,而不是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

  “你不怕他们知道的多了,将来造你的反?”老人有些诧异地看向朱国瑞。

  “如果我不施仁政,让百姓痛苦不堪,还不如把天下让给贤德之人。这天下终究非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沈万三听完没有说话,自顾自地跟着赵德胜向前走去。

  走了一会,他又问道:“明公对于华夷之辩有什么见解?”

  这个问题,施耐奄也曾经问过。朱国瑞按照当初的说法一字不差地回复了老人。

  “那如何治国?”

  听他问出这个问题,朱国瑞差点乐出声来。他觉得眼前的老人可能跟施先生师出同门。

  他只好复述了一遍对施耐奄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