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九十三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二月份下旬开始,中华帝国内外似乎大批都平静了下来,不管是广州那边和英法联军的军事冲突还是说在安徽、赣北等地的西线又或者是在河南以及山东方面的北线,中华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都已经是停了下来。

  中华军正在积蓄力量迎战英法联军的任何挑战,至于太平军以及清军还有什么镇胡军之类的都已经被划入了次要目标,暂时不去管了。

  而中华军在西线以及北线相继停止大规模的战斗,也是让清廷方面获得了极为难得的喘息时机,如果没有英法联军的突然插手,估计现在中华军已经在华北方向投入了至少五个皇家陆军步兵师的兵力,继而展开山东以及河南攻略了,估计不用等到夏天中华军就能够兵临北京城下。

  但是现在,清廷却是可以利用这个难得的喘息时间进行恢复!

  过去的几个月来,清廷为了挽回败局也是动作频繁,据传咸丰帝在年初对军机处以及六部进行大规模的人员调动,很显然咸丰帝对过去几年来这些军机大臣们的表现非常不满。

  原山东巡抚胡林翼再一次被委以重任,被调任直隶总督,而自僧格林沁之后,清廷方面在北方的最主要将领都兴阿尽管连续遭到惨败,但是依旧被当成了救命草,被咸丰帝钦命为‘总理新军处’督办,同时还有‘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的诸多差遣,让这个历史上名不经穿的满族将领成为了当代名声最为显赫的清廷将领。

  不得不说,都兴阿的崛起。甚至纳德的兴起以及胡林翼没死在太平军手里而继续升官发财并成为直隶总督,这些都和林哲引起的蝴蝶效应有着极大的关系。

  林哲出现在这个时空。其中最明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军队作战体系,引进的近代军队。线列战术把还处于十六世纪水平的国内军队直接跨越到了十九世纪。

  中华军的前身也就是余胜军的崛起直接让清廷以及太平天国方面大规模建立各自的新军,其中太平天国那边一开始筹办新军还是相当不错的,在杨秀清的支持下林成庭可是编练出来了一支将近两万人的镇胡军,可惜1856年的太平天国内讧让这支镇胡军直接反叛出太平天国体系内,并成为了独立势力,这也就造成了石达开时代的太平军是没有任何新军的,只能依靠以往的运动、挟裹等流民军的模式来对抗曾国藩和镇胡军。

  相对于太平天国编练新军的坎坷,清廷那边编练新军的规模要大得多,同时也顺利的多。尽管最早编练的八旗新军是个空架子,但是江淮新军却是相当不错,而后清廷大规模编练的练军也是卓有成效。

  其京畿练军以及直隶练军更是成为了去年清廷在北方的主要战力,再到现在的整顿军制,统一番号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