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 粉墨登场2_红楼正经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粉墨登场

  马蹄声急,一匹一匹的马在扬州城内驰过,街上的行人吓得向两边奔躲。

  “啪”的一声,贾琥一鞭抽在马臀上,那马一声痛呼疯了似的向前窜去。

  众亲兵一齐挥鞭。

  马队跑得更急了。

  扬州自古就是烟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小秦淮河里,画舫一只挨着一只,河道两旁青楼酒肆客栈密布,石桥斜对面矗立着一座酒楼,门前停满了马车,人进人出,往来不绝。

  一搂大厅内已经散坐着数十个人,三五一席,有会友的,有闲聊的,推杯换盏间言笑不断。

  这时,二楼临街的一个包厢窗户推开了,一名老者负手而立,站在窗边望着马队绝尘而去,江总商微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站在他的身侧。

  “他就是贾琥吧?”

  “嗯,是他。”

  “有点少年得志的意思。”

  江总商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纹,这可不是什么好话,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少年得志,必有余秧。”

  老者名叫杨凯武,是漕帮的副帮主。

  漕帮因漕运而来,一直处于半灰色的尴尬地位。后帮助洪化帝吴世璠北伐运送军饷粮草取得合法地位,之后迅速发展壮大,大江南北,入帮者颇众,他们依靠着江湖义气,收拢了运河沿线大大小小的帮派,成为了无人敢招惹的水路一霸,却也成为了朝廷的眼中钉。

  然而朝廷依靠运河南粮北调,供应京师和边防,在太上皇年间势力已经让朝廷无可奈何了。特别是这些年北方战事不停,朝廷投鼠忌器,更不敢在漕运上动手。

  大运河的某些路段,由于地形复杂或者泥沙淤积,又或者逆水行舟时,漕船必须由纤夫挽拉才能前行。特别是淮安到徐州的运河,一路需要逆水而上,往往二三十名纤夫才能拉得动一条漕船,两百余里的运河需要这群纤夫整整拉两个多月。

  这些纤夫同样属于漕帮,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

  他还有另一层身份,那就是原盐帮帮主,自古以来都是“盐铁官营”,盐帮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朝廷的运营和利益,因此成为了官府最为重点打击的对象,太上皇登基之初便以雷霆手段从北到南剿灭了盐帮的武装力量,自此盐帮元气大伤,为了盐帮不至于毁灭在朝廷的打击下,杨凯武便接受了漕帮的好意,带领残余的盐帮武装力量加入了漕帮,成为了漕帮副帮主。

  一直有个小道消息,另一位漕帮副帮主乃是原白莲教教主,也是在朝廷的打压下加入了漕帮,只是朝廷没有证据而已。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了管家的声音:“老爷,府里传来了急信。”

  江总商一惊,连忙瞟了一眼杨凯武,这才说道:“进来吧。”

  包厢门打开了,管家匆匆走了进来,在江总商身边低声道:“老爷,府中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