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5章 重逢(三)_兵(校对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四章重逢(三)

  经过三天多的航行,军舰终于抵达了基隆港。

  基隆港,位于台湾岛的北端,也是台湾北部的海上门户,这里的地形十分险要,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就是一个向陆地内凹的天然良港,这里在古代的时候称为鸡笼,因为附近的一座山形象鸡笼从而得名,到清光绪元年的时候,才在这里设基隆厅,把“鸡笼”这两个字改成了同音不同字的“基隆”,其含意就是“基地昌隆”之意。虽然从很早的时候,这里就成为了台湾北部的一个港口,但是也只是一座渔港,在台湾建省的时候,当时的巡府介于淡水港已然淤塞,准备就在此处重新建港,但是由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日本人统治台湾期间,对这座良港进行了四期的筑港工程,很快使这座港口成了一座军、商、渔三种用途的港埠。二战中,这里也曾成为美军轰炸的首要目标,满港区几乎成了废墟。二战结束之后,随着台湾的回归,基隆也成为了国军控制之下的一座要港,尤其是从一九四九年国民党政权迁台之后,这个港口涌进了大量的军队和眷属,并且成为负责承担着接收逃难到台湾的大陆移民的主要入口港。

  当美军军舰缓缓驶入港口的时候,在港口的岸边,早就已经挤满了挥舞着青天白日旗,高喊着口号相迎的群众,而在港口的主泊码头,以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为首的一行官员,正在兴奋地看着码头上的军舰渐渐的停稳。对于这一次迎接志愿军战俘入台,蒋经国这位实际上的军情系统主管亲自来迎接,也就说明了国民政府对于此事件的关注与重视程度,毕竟这也是一项影响台湾命运的任务!当看着军舰上的舱门打开来,那些“反共义士”们鱼贯地走上码头的时候,蒋经国再也无法抑制住自己心头的激动,悄悄地擦拭去眼中涌出来的泪水。

  作为带队的队长,张贤和韩奇首先下了军舰,到得小蒋主任的面前,向这位顶头的上司汇报着自己的工作,在这方面,韩奇的汇报比较多,但是大家都知道这里并非是细谈的场所,所以也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下之后,便按照即订的程序分别进行下去。

  一万多人员的下船,也足足够张贤忙活了一整天,虽然这些工作并非由他一个人来完成,但是作为心战大队的大队长,这些人最后都会归结到他的指挥之下,由他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和教育,再说白一点的话,实际上也跟共产党教育俘虏兵的方式方法差不多,先是要进行人员的仔细甄别,然后再重新编组,分成许多的小队和班次,安排相关的课程,进行必要的学习。这种学习说得不好听一点,也就是一个洗脑的过程。

  所有的人员从基隆港下船之后,稍微在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