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664章 诉苦(二)_兵(校对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诉苦(二)

  永城那边的战斗也已经结束了,从一月六日开始,到一月十日,解放军用了四天的时间,最终将杜聿明集团残存三十万人尽数全歼,至此,规模庞大的徐蚌会战结束了。

  淮北战事的结束,也基本上奠定了共产党在长江以北的决胜基础,而对于南京国民党政府来说,徐蚌会战的失败,已然是一场灾难,预示着国军完败,而此时的华北平津之间虽然还有晋绥军与解放军的战斗在不断的进行之中,但是林彪率着东北野战军开进山海关,这场战役无论从兵力还是从态势上,国民党方面已然处在了完全被动的下风,北平与天津的失守只不过是早晚的事。

  在淮北的战场之上,此时的国共两军已然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杜聿明集团的瓦解,令国军不得不退避三舍,在蚌埠的李延年与刘汝明兵团不得不回撤江南,至此,国民党方面已经失去了江淮之间缓冲之地。

  淮北的硝烟终于散去,但是战火已然注定还要继续地蔓延下去。蒋总统在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的新年文告中,虽然表达了希望再也共产党方面重开和谈的意愿,但是此时命运的天秤已经倒向了共产党这一方面,对于唾手可得的胜利,任哪一个人都不可能就此轻易放弃,毛泽东也是一样!在南京方面希望再开和谈之际,共产党方面却提出了惩处战争罪犯的要求,把蒋介石赫然地列为了战犯中的头一名,实际上是向南京方面释放了一个信号,只要蒋介石还在,那么这个和谈根本无从谈起。对于蒋总统来说,这其实就是要把战争进行到底!于是,国民党内部的分裂再一次表面化了起来,以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为主的代表的,掌有实权的人,以为抓到了一个救命的稻草,面对中央军被共军的个个击破,以为桂系终于可以坐大了起来,于是逼宫也就在所难免地发生了,要求蒋总统下野的呼声此起彼伏。刚刚当上总统不到一年的蒋中正,此时也已经处在了内外交困的境地之中,下野已然成了必然之须。

  ※※※

  此时身处在淮北战场的解放军各部,却是个个喜气洋洋,虽然也负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这种代价与这场大会战的结果来说,却是意想不到的,这就是一次大丰收。先不说看不到的政治效果,便是只说眼前的所得,无论是从物资的缴获还是从人员的补充之上,各个部队都在壮大着,真得应了那句自嘲的话:“蒋介石不仅是我们的运输大队长,还是我们的革命宣传员,不仅为我们送枪送炮,还为我们送战士,送人员!”

  虽然牺牲了很多人,但是从国军的俘虏中补充过来的,却远远比牺牲品的人要多很多,只是面对着这些同祖同宗的国民党俘虏兵,要想让他们真正成为一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