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7章 产业园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的商标,衣服的大小号都是手写的。悠悠订制的商标,大小号直接绣在商标上。

  现在的商标,成本价在0.50元以上。悠悠订制的商标,每个不到一分钱。每米0.15元,五公分一个商标,每米20个。

  罗新华看到姥姥发过去的商标,高兴的说:“董事长,您这商标做的真好,比上海服装一厂的都好看,加上这商标,咱这衣服就提了一个档次。”

  别的村三秋大忙,韩屯村的妇女闲着那,先让自己村里的妇女干起来,也看看生产量。

  过了中秋节,村里的服装厂就开工了。韩屯村的妇女,做衣服个个是行家,几天的时间,对新的流程就熟悉了。

  半个月过后,就出结果了,每个人一天加工4套中山装或西服,单独的上衣,能做5件。

  比照服装店的价格,姥姥准备成套的衣服4元的加工费,上衣3.50元的加工费。这样,每人每天能挣16元,除了钉扣子和剪线头的费用,也能挣15元钱。

  提给村里一半的管理费,个人还剩7.50元,一个月干26天,就能挣195元,相当于学徒工半年的工资。

  红英舅妈首先不同意,她是这样说的:“大姑,咱这样干,加工费也太高了。以后别的服装加工费低了,谁还愿意干,您还是打电话问问深南的价格吧。”

  姥姥也觉得价格高,就给罗新华打电话询问,深南的加工费是,成套的3.00元,上衣2.50元。

  据他说,厂里的服装车间,工人最多每天能加工6套衣服,一个月多的挣400元,大部分人的工资在300元左右。深南的服装厂,用的是电动机,产量肯定高。

  深南的加工费,对各村的服装厂也合适,上交给村里一半,还能剩下150元,也算是高工资了,比原来的加工费高。

  做中山装和西服,技术要求高,不是谁都能干的,工资高点也能说的过去。

  为了照顾技术差的工人,同时加工针织服装,这种衣服没有里衬,技术要求低,在东北销量特好,朝霞舅妈还是以加工这种衣服为主。

  10月20日以后,三秋大忙结束,各村的服装厂开工。韩屯村的妇女,大部分去了各加工点,指导她们做中山装和西服,三四个村合在一起学,实在来不及的先加工童装。

  东北那边冷的早,以加工毛呢衣服为主,朝霞舅妈的厂子越来越大,分厂越来越多,加工量也大了,不过产品都在当地销售。

  收入的钱,除了支出加工费,全部电汇了过来,倒是没在当地引起反响。

  振华牌的中山装和西服上市后,就以质优价廉打开了局面。每套衣服35元批发,50元的零售价。

  可是质量比上海大厂家做的还好,怎么洗都不会变形,还是免熨烫的。

  连带着振华的童装也畅销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