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0章 果饯子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男人来了让支香烟,女人和孩子每人给把零食,孩子们的肩膀上,挂着一个布包,各家给的零嘴,就放在里面。大人的零嘴,也顺手放到孩子们的布包里。

  韩屯村就五十多户人家,家中有长辈的三十多户,孩子们拜一圈年回来,布包基本上就装满了。

  看着迪迪装的满满的布包,想到自己刚穿过来时,过年孩子们围着货郎摊,一分钱两块的梨膏糖都吃不起。悠悠由衷的笑着,感到自己功德圆满了。

  大年初二,除了刘冉舅妈,其他三位舅妈都去走娘家。今年,韩屯村出嫁了一位姑娘,是会计韩道伟的侄女,她嫁到了石庙村的二队。

  韩屯村这几年,出嫁的闺女没有娶进来的女婿多,出嫁的还都是嫁到了石庙的一队和二队,这两个队土地没分开,而且在石庙村的东面,离韩屯村比较近。

  初二新女婿上门,韩道伟家人多亲戚也多,暖婿(陪新女婿)来了十六家亲戚,加上他们自己家的人,得十桌酒席才坐得下。

  宴席开席之前,暖婿的亲戚拿的果饯子(用白糖做的糖仁),一家家的往上摆。

  初二暖婿抓果浅子是这里的习俗,人们习惯上把买果饯子称为抓果饯子。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失了十几年的果饯子,这两年开始热卖。今年的年集上,卖果饯子的有十几家,形成了一个小市场。

  果饯子也从原来的只有一种小型号,发展到大中小三种型号。花样繁多,各种各样,都成了系列产品。

  其实都是围绕福禄寿喜等吉祥物做文章,大型的糖仁有老寿星、仙鹤、寿桃、石榴等,每个都在一斤以上。

  中型的也有二两重,小型比糖块小,一斤能称一大包,得有一百个左右。

  暖婿抓果子饯一般是卖一个大的,二个中型的和一斤小的。

  摆果饯子也是显示各家亲戚的礼物的过程,亲戚拿来的果浅子,全部放到盘子里,用托盘端到席面上。

  大果饯子放一个盘子,中型的放一个盘子,小的放在六个盘子里,一共八个盘子。

  端盘子的边走边喊:

  舅家的果饯子

  仁亲家的果饯子

  姑奶奶家的果饯子

  大姑家的果饯子

  姨家的果饯子

  坐席的人尝一两个小果饯子,等下一家的果饯子上来,就把上一家的撤下去了。

  大果饯子一般都留下,中型的留一个,小果饯子留一半。

  主家留下的果饯子,得让女儿拿到婆家去,拿的果饯子多少,反映出娘家的亲戚的多少和贫富。

  也有买不起果饯子的,就用点心做代替。

  韩道伟家光是摆果饯子就用的接近一个小时,他们家为了给闺女支面子,提前自己准备了一些。有的亲戚拿不起果浅子,他们自家给垫上了。

  韩道伟的大哥是个要面的,他准备的全部是“三八”带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