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9章 咱们的老百姓,今儿真高兴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水不光淹死了各种果树,知了也淹死了,孩子们听见知了叫,吃过晚饭,就结伴去黄河大堤上抓知了。家家都有自行车,倒也方便。

  大家还怀念前年悠悠姥姥收知了的事情,说:“咱村里这两年变化可真大,原来半年吃不上一次肉。悠悠姥姥收知了,一斤知了换斤肉,俺还没舍得,就要了一斤多,一大家子掺上韭菜,吃着香的不行。现在啊,天天吃肉,咋没有原来的香了。”

  年前,几乎家家杀了十头猪,每头猪十多斤的下水,光下水都一百多斤,大家吃不完,就做成了腊肉,吃了一个春天,还有人家没吃完。

  “大一号”接着,“早先,俺怀孩子那个馋啊,一顿能吃两碗肉。有一年,俺喂的猪得病死了,七八十斤的猪,俺爹剥了皮,咋着也得三十多斤肉吧,一锅煮了,就放了点咸盐,俺一家子一顿就吃完了,俺自己就吃了三碗多,剩下的汤都喝光了。

  这次,有的是肉,俺就是一天三顿吃肉也够吃的,可是稀罕了,俺反而不想吃了,白菜豆腐的吃不够。道法就骂俺,说俺贱皮子,有福不会享。说要是把孩子饿瘦了,绕不了俺。”

  大伙就问她:“他咋着饶不了你啊,打打不过,骂骂不过。也就嘴上说说,你还能怕了他。”

  “大一号”说:“怕不怕的没啥,俺就寻思着,咋就摊了这穷命,以前想吃没有,这回有了又不想吃了。”

  上了年纪的就说:“老话说的‘没有吃糠甜似蜜,有了吃蜜也不甜。’就是这个道理。你们也不想想,从去年八月节到现在,咱村里谁家断过肉,这天天吃,早晚得够(厌烦)。”

  接着,大伙又议论起了孩子订婚的事,自从韩屯出了名,特别是民工回去后,来韩屯提亲的人家多了。也没人嫌弃韩屯在河滩里了,不只是十八九岁的有人提亲,就连十六七岁的也有人说亲。

  宝景的二姐,就来给他提亲,是她大姑姐的闺女,比宝景大一岁,据说模样非常好。全家人都没意见,可惜宝景坚决不同意,他一心跟着吴医生学医术。

  桂香春天订婚了,男方是石庙的。三挡,现在叫赵芳和翠萍她们三个都找的石庙的婆家,一是这两个村离得近,相互之间了解。主要是石庙过的好,和韩屯村的情况差不多。今年他们村的簸箕柳也栽上了,秋后就开始办柳编技术培训班。

  韩道伟的大儿子刚十七,就说定了对象,正准备订婚那。韩道伟的娘说:“咱家的孩子个子矮,现在十七咱就说以后还长那,先定下来再说。要是等到二十岁,个子基本上就长足了,人家好条件的还真看不上咱。”

  “骡子”的大孙子十八岁也订婚,她刚强了一辈子,现还是不服输,自己一个人喂了十头猪,春天刚盖了新院子,放出话来,孙子结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