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章 害人的关门制度_铁血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间,他又下意识的把两手交叉了一下。

  “一个多月不见,温兄可好?”张威上前问道。

  “好好好,我一人在此,能有什么不好的。”一个多月没见,温庭筠倒是客气了不少,说话间还有那么一点点不好意思的神色。

  张威看见,温庭筠的石桌上放着不少的书籍,《大学》《中庸》《论语》等等中国古代经典著作都在上面摆着。

  “温兄又在秉烛夜读,为明年的科考做准备?”看到石桌上的书籍,张威问道。

  听到张威这话,温庭筠又一次把双手交叉了一下,黑红的脸庞有些涨红,“大丈夫行走世间,没有些功名总是说不过去的,想我温庭筠虽然诗文声名在外,但年过不惑仍没有一点功名,总是缺憾。思来想去还是趁着当今圣上清明,国泰民安,还是及早考取功名的好。”

  人在世上走,功名少不了。

  不管是往昔还是当下,功名这东西真是害人不浅啊!

  原本以为自己在当今社会上考大学已经是难上加难了,没想到这封建社会的科考更难啊!

  唐王朝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

  唐代的科考大概就是这些了,虽然考起来是有些难,但依然挡不住考生们那火一样的热情和激情。既然考取状元是天下学子们竞相追逐的事情,温庭筠当然也不例外。

  张威心想,幸好这科考制度没有年龄限制,要是有年龄限制的话,在人的寿命普遍不高的大唐时代,像你温庭筠这般年纪,人家还能让你继续参加考试吗?

  由此可见,年龄限制也是有好处的,至少能让那些七老八十还在考试道路上奋斗的老人能够知难而退。幸好那些年龄很大的人没有考上,要是真的让那些老头考上了,一激动,嘎的一声过去了,岂不是明摆着给国家难堪吗?

  想想可以,但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毕竟一旦这话说出来是很伤人的,“温兄文章天下无双,明年的科考定能高中魁首的。”

  于是张威客套的说道。

  “但愿吧,不过今日你来,为兄甚是高兴,你我共饮几樽如何?”温庭筠倒是一个实在人,既然自己的兄弟来了,总不能继续读书不理人家吧。

  见温庭筠要收拾东西准备膳食,张威见状连忙说道,“温兄切莫收拾,我今日前来准备请温兄和幼微姑娘一起去长安城里饮酒听歌,现在时候尚早,不如我们约上幼微姑娘一起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