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六九章 出访_从大学教师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握有外汇,因此在交易中也更容易占有主动地位。

  在津门,原材料购买起来就太困难了,有很多东西并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买的到的。

  那些国企他们自己原本就有生产任务,即使完成任务之后的多余产品也未必会卖给你,而是早就许给了那些拿着批文的人。

  在他们这里,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批文,还有那些批文背后所代表的东西。

  沈光林要把长城电器打造成一家正规化的公司,自然不可能长期派人下场去收购批文的,只能通过掮客去代购。

  有多少人发家致富的第一桶金是来自批文。

  大约,那个造房子的潘十亿就是这么干的吧

  不得已,黄广义有时候还会带着电器提货券到别的工厂去做游说工作,就是为了从那里弄一点生产资料过来。

  以货易货已经是他们的一个长期传统了。

  最终,经过沈光林和黄光义的几度协调,终于还是给利宝科技协调出了一小半的产能用于出口。

  至于要不要增添新产能,这是肯定的,电器市场还能稳定发展四十年呢。

  不过,这些事情已经不需要沈光林继续操心了,有黄广义在,这些事不难处理。

  现在,沈光林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出访中东做准备。

  毕竟,做军火交易这个设想最先就是他提出来的,而且沈光林经常出国,对外谈判和交往的经验也更丰富一些。

  为了这次出行,大家还是做了各种预案,甚至模拟了各种谈判的场景,每一份轻描淡写的成绩背后都有大量无用且无聊的工作。

  这次出行,沈光林打头阵,因为,名义上他是去做访问学者的,在战乱之前,巴格达大学是一所好大学。

  出发的日子快要到了,在老李的强烈反对下,沈光林果然没有带李蓉出门,而是从实验室带了一个学物理的普通助手。

  其实完全没必要的,因为现在的伊拉克还是一个世俗国家,他们的女孩子也可以正常的穿裙子穿短袖呢,而且也不用围面纱。

  这个时候的伊拉克,跟霍梅尼政变之前的伊朗是差不多的,他们并没有严格的按照古兰经规定的方式去生活。

  大家很快就凑成了一个学术考察团,沈光林是副团长,大家都是沾他的光。

  因此,沈光林也不能什么都没有表示,他准备了一些雪茄,给大家在路上抽,抽了这个大家就不会抽烟了吧。

  这次跟团出行的人并不算多,加起来也就二十几个,基本都是各个兵器所的技术人员,当然,也有几个职业的外贸人员,就是何总的手下。

  这些人即使跟沈光林不熟,跟老李也是很熟的。

  就连带队的领导也没有那么严肃,还时不时请教一下小沈,问他在国外出访进行学术交流时候的一些见闻。

  毕竟,这就是一个正常的学术交流团嘛。

  沈光林只能很抱

  请收藏:https://m.alxsu.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